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李啟潍:屡获大奖的建筑新星,通过A.I.推动行业创新与教育改革

2023.12.20 |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近年来,建筑设计领域涌现出一位引人注目的青年设计师——李啟潍。他凭借出色的设计才能和创新精神,赢得了国内外多个奖项的认可,同时通过推动建筑教育的变革,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一名建筑师,教育者,创业者,李啟潍的工作不仅在设计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还在技术与教育结合方面展现了他的远见卓识。

image-(1).jpg

李啟潍的国际影响力首先来自于他获得了SOM基金会中国奖。这一奖项是由国际知名的SOM公司为中国建筑师设立,旨在支持年轻设计师拓展国际视野。李啟潍在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他认为这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在鼓励更多中国青年建筑师走向国际舞台。

除了国际奖项,李啟潍在国内的建筑设计竞赛中同样表现出色。在首届“联创”全国建筑设计大赛中,他的“保福寺城中村更新计划”获得了三等奖。李啟潍的设计方案注重结合参数化设计和人文关怀,提出了兼具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解决方案,帮助改善城中村居民的生活环境。评委们评价他的方案“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了平衡”。

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李啟潍还分享了他对未来城市发展的看法。他强调了可持续设计理念,认为建筑不仅要满足使用功能,还要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在国内知名的谷雨杯建筑设计竞赛中,李啟潍的作品因其独特的环保设计理念和实际操作性再次获得好评。

不仅在设计领域,李啟潍还在UED杂志Urban Environment Design)的竞赛中以其作品City Show 赢得了专业组竞赛。UED杂志是中国建筑行业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专业期刊,由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联合主办,得到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批准。这本跨学科的杂志已经出版了147期,每期约12,000份,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被纳入了《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该杂志还曾被《人民日报》研究院评为“中国百强媒体”,并获得“中国最美期刊”的称号。

image-(2).jpg

不仅在建筑设计方面,李啟潍在建筑教育领域也有所突破。他作为北京交通大学的外聘导师,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教育中的应用。开发了Arch-GPT,一个专门为建筑领域设计的大语言模型,为建筑师提供数据分析和设计支持工具。此外,他与曾忠忠教授合作撰写的关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硕士教学体系的研究论文,已在《建筑师》杂志上发表,为国内建筑教育的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image-(3).jpg

除了教育领域的成就,李啟潍还参与创办了ArchCollege.com,这是一个专业的建筑学知识分享平台,年访问量超过250万。他通过这一平台为全球的建筑从业者和爱好者提供丰富的知识资源,推动建筑文化的国际化交流。他还计划将该平台拓展到多语言版本,以覆盖更多全球用户。

image-(4).jpg

展望未来,李啟潍希望通过前沿技术,如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继续推动建筑行业的创新。他计划利用这些技术优化设计流程、提升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并为行业带来更加智能化的解决方案。他表示:“A.I.技术是设计的助推器,我希望通过技术与设计的结合,为建筑行业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李啟潍凭借卓越的设计才能和对教育与技术的深刻理解,正在推动建筑设计与教育的革新。随着他的项目不断发展,李啟潍将继续为行业带来新的启示和推动力。

0
分享
0条评论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QQ:359440856 或微信: jzxy-gtn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